香港:加密貨幣是財產!台灣政府、其他國家怎麼看待加密資產?
香港:加密貨幣是財產!台灣政府、其他國家怎麼看待加密資產?
香港法院針對交易所 Gatecoin 一案的判決,終於在最近出爐,並將加密貨幣定義為財產。相比之下,其他國家又是怎麼看待加密資產?而他們真的那麼友善嗎?
香港法院認定加密貨幣是「財產」
根據最近的消息,在針對已關閉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Gatecoin 的案件中,香港法院把加密貨幣視為一項能以信託方式持有的「財產」。
Gatecoin 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並在 2015 年到 2019 年間營運。 2019 年,Gatecoin 在未能收回與支付商的業務衝突而損失的資金後,進而被指示停止營運並進行清算。
清算人在法庭上特別詢問: 「Gatecoin 持有的加密貨幣是否可視為信託資產?」,而最終的判決結果也在近日出爐。根據裁決的結論,加密貨幣依法可以被託管,並將其視為財產。這次的判決,也可以說是香港在加密貨幣產業上的另一個里程碑。
另一方面,香港政府近期也持續為加密貨幣產業制定更明確的法規。 市場分析機構 Bernstein 對此表示,在全球監管仍面臨不確定的情況下,香港監管加密貨幣的態度將有助於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Paul Chan)曾在上週表示,針對 Web3 的在香港的發展,將採取『適度監管』和『促進發展』並重的策略。而波場幣創辦人孫宇晨也曾公開表示相當看好香港的市場,認為香港政府必須確保監管環境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進而吸引更多投資者的加入。
中、美也將加密貨幣視為財產,真的這麼友善嗎?
如同香港,中國其實也有類似的規定,在 2022 年的某次裁決中,上海市高等人民法院宣布比特幣是受中國法律保護的虛擬財產,並認可其成為財產的經濟價值和屬性, 而美國國稅局則是因為稅收目的將加密貨幣視為財產。
不論是為了扶植產業或是政策考量,這兩大強權都對加密貨幣做了適當的定義,並採取了一定的監管。 而在英國政府的態度上,基於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現行法律,加密貨幣也被歸類為一種新型財產。
雖然多國對加密貨幣看似友善,但在整體產業和制度尚處於發展階段的情況下,還是充滿了許多變數。舉例來說,中國政府便長年禁止國內人民交易加密貨幣,還把火必等知名交易所驅逐出境。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近日則大舉起訴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trex,同時也將在該交易所上架的 $DASH、$ALGO 等 6 種加密貨幣定義為證券,而非上述的財產。
亞洲「加密中心」爭霸戰開打!香港、新加坡,誰比較有贏面?
加密貨幣相關法規,台灣謹慎處理
過去,加密貨幣在台灣並沒有明確的主管機關以及法規監管,但在近期卻有了很大的改變。金管會在今年 3 月 30 日宣布,已奉行政院指定擔任「具金融投資或支付性質之虛擬資產平台」的主管機關,未來也將參考國際監理趨勢,循序漸進強化國內虛擬資產平台。
台灣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和處理方式上更加謹慎,這可能是比其他國家都要慢一點的原因之一。雖然目前政府未明確將加密貨幣視為貨幣,但在確定主管機關並著手擬定監理制度後,相信台灣加密貨幣產業將有機會迎來更多的好消息。
孫宇晨是誰?
1990 年,孫宇晨出生於中國青海,是馬雲創辦的湖畔大學首期學員。除了創辦波場區塊鏈(Tron)之外,他還曾收購了 P2P 檔案分享程式 BitTorrent 及 Poloniex 加密貨幣交易所,也是中國知名交易所火必的全球顧問,是參與多個事業的知名企業家。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