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要停產比特幣挖礦晶片!礦工會沒飯吃,還是另有出路?
Intel 要停產比特幣挖礦晶片!礦工會沒飯吃,還是另有出路?
全球知名的晶片大 廠Intel 宣布將停產旗下Blockscale 比特幣挖礦系列晶片,究竟半導體和加密貨幣之間有什麼關係?而少了 Intel 的礦工們,難道就不能挖礦了嗎?
Intel:Blockscale 挖礦晶片將淡出市場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國的晶片大廠 Intel 計畫停產旗下的比特幣挖礦系列晶片。該報導指出,這是為了降低公司的總成本,所以預計在今年 10 月 20 日之前,暫停接受 Blockscale 1000 系列 ASIC 晶片的訂單。
Intel 在 2022 年 4 月推出了 Blockscale 挖礦晶片,並聲稱這款哈希率(Hash rate)可達到每秒 580 GigaHash,哈希率又稱算力,指在區塊鏈上挖掘和處理交易的計算能力 。而Argo Blockchain、Block、Hive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和 GRIID Infrastructure 等挖礦公司,都是首批將此技術整合進業務中的企業。
在公司宣布停產 Blockscale 系列晶片的同時,也表示未來將不會有任何發布相關晶片的計畫。 而根據科技媒體《Tom's Hardware》的報導,除了成本考量,Intel 會做出此決定的另一個原因,主要還是決定優先投資未來將被運用在車用、物聯網、伺服器以及 AI 等領域的 IDM 2.0。
半導體對幣圈有多重要?
目前大多數的加密貨幣挖礦都需要仰賴大量的計算能力,計算能力越高某種程度上也能讓礦工們更加有利可圖。而決定計算能力的關鍵,就是半導體產業的晶片技術,兩者之間有非常緊密的關係。
加密貨幣一度是半導體製造商市佔率的主要來源之一。在 2018 年,與加密產業相關的客戶就佔據了台積電約 10%的總營收。
有趣的是,半導體的需求因為上述原因和加密貨幣的價格有著非常高的相關性。每當比特幣($BTC)價值出現暴跌,半導體往往也會因此供過於求,相反的,比特幣價格的大漲也會因此提高半導體的整體需求。
如果沒有晶片加持,加密產業何去何從?
如果晶片對於加密貨幣的挖礦是如此重要,那麼 Intel 挖礦晶片的停產,對產業是否會造成負面影響呢?其實,這起事件在短期內不至於對加密產業造成大規模的衝擊。主要原因在於,目前已有許多不同的半導體廠商專注於挖礦晶片的設計與開發,因此即使 Intel 退出,市場上也還有 Nvidia、AMD、三星以及台積電等晶片大廠,礦工們還是可以找到適合的替代品。
另一方面,Intel 的退出還有機會刺激半導體產業在挖礦晶片效能上的競爭,也能藉此提升雙方的技術,反而是半導體製造商需要擔心,是否會被加密貨幣漲幅不定的價格牽著鼻子走。
比特幣(BTC)是什麼?
比特幣(BTC)是一種開放原始碼、採用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的加密貨幣。創辦人中本聰(化名)在 2008 年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之論文,詳述其運作方式。2010 年 5 月 22 日,一位工程師首次使用 1 萬枚比特幣買到兩個披薩,讓比特幣擁有可交換實體商品的價值。因此,許多加密貨幣粉絲就把這天訂定為「比特幣披薩日」,而比特幣也是目前全球最廣為人知的加密貨幣之一。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資料參考:CointelegraphTom's Hardware WaferWorldNasdaq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