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加密貨幣被騙怎麼辦?律師教你「報案正確姿勢」,替自己出口氣!
買加密貨幣被騙怎麼辦?律師教你「報案正確姿勢」,替自己出口氣!
場外交易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盡量在合規合理的範圍內進行虛擬貨幣的交易。
買賣虛擬貨幣,交易成功了擔心自己是犯罪主體,交易失敗了擔心自己是犯罪對象。
最近有虛擬貨幣的玩家向我們諮詢,自己因為不方便透露的原因需要購入一點泰達幣(USDT)來用用。通過中間人找了一個幣商,對虛擬貨幣的單價、交易的數量、交易方式都聊的挺好,結果自己 20 萬人民幣晚上10 點剛轉過去,對方馬上就失聯了,說好的USDT 一個也都沒有轉過來。導致這位朋友一晚上沒有睡好。
不去報警的吧,20 萬怎麼著也是錢;去報警吧,公安問起這事自己該怎麼去解釋?警察叔叔會不會把自己也給逮起來?他很苦惱,就過來諮詢我們。
類似的情況在買賣虛擬貨幣過程中很是常見。因為網絡世界與真實世界畢竟還是有些區別,不能進行面對面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全憑在網絡世界中聊了那麼幾句話就要判斷對方到底是不是個靠譜的人。於是乎,在交易中就很容易出現客戶向對方付款之後,對方消失不見。
在說怎麼弄之前,我想說一句,有些人確實與一般人比膽量不是一般的高,虛擬貨幣在中國就像一個薛定諤的貓一樣的存在,再加之在推特和以電報為代表的通訊工具裡騙子橫行,還真的有人有這個進行場外交易的膽量。
那麼話說回來,真的不行遇到了這種事情,應該怎麼辦呢?
能去法院打官司嗎?
去中國法院打官司也就是民事訴訟,進行民事訴訟,首先我們不知道與我們進行對手交易的人的真實身份信息,也不知道對方現在實在國內還是在國外。所以,這就涉及到如何確定一個準確的被告和法律適用到底是適用中國法還是適用外國法的問題。
所以說,提起民事訴訟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即使存在這些問題,也不代表購買虛擬貨幣的這種情況不能以民事訴訟的方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能去刑事報案嗎?
其實在民事訴訟的途徑之外,我們也可以通過刑事報案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對於購買虛擬貨幣被騙的這種情況,通過刑事報案的好處在哪裡呢?
首先,國家公權力儘管進行刑事偵查,與我們自己想方設法去尋找被告的身份信息來說方便許多;而且一些證據和相關犯罪事實公安機關肯定要比我們自己去查的話清晰許多;並且刑事案件偵查權由公安機關行使,公訴權由檢察機關行使,審判權當然是法院行使,看見了吧,刑事案件,只要我們報案,公安機關立案,後面的事情都不用我們操心了,國家都替你把事情辦了,可讓我們省心了好多事。
但是現在有個現實的問題是,自從中國央行出了否定虛擬貨幣的貨幣屬性的通知之後,一些司法機關就走了一個極端,連虛擬貨幣的虛擬財產的屬性都予以否認,盜竊虛擬貨幣的被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定罪處罰。
作為我本人來說,這是一種極其不符合立法精神的以及法律原理的判決,為此,我此前專門寫過一篇文章《盜竊他人比特幣,竟然不算偷?》就對此問題進行過討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讀。
話說回來,公安機關立案,將犯罪嫌疑人抓穫後,不管最終判決的罪名是否合理,判項中是否存在退賠被害人損失,最起碼我們作為被害人出了口氣,讓騙我們的人付出了失去自由的代價,畢竟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格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報案的正確姿勢
那麼再說回正題,既然我鼓勵被騙的當事人到公安機關報案以維護自己的權益,那麼怎麼報案呢?看看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吧,我曾經詳細的寫過一篇文章《網絡投資被騙,如何進行刑事控告?》,教各位被害人如何報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簡單來說,就是不要上來就去信訪,在報案之前一定要寫好報案書,準備好報案要用到的證據材料,讓受理的公安機關沒有理由不給我們出具接報案回執和相應的法律文書。雖然這篇文章寫的是關於網絡投資被騙的,但是排除罪名之後,報案的流程還是大同小異的嘛。
律師建議
最後說一句,場外交易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管是被騙也好,還是收到黑 Usdt 或者不干淨的資金被凍卡也好,都是我們不願意面對的,盡量在合規合理的範圍內進行虛擬貨幣的交易(雖然這句話在一些人眼裡是廢話,但是我還是要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oresightNews》
- 原文作者:魏富海,上海曼昆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