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銀行」能解決監管難題?為何老被媒體攻擊?幣安趙長鵬親上火線回應!
「買銀行」能解決監管難題?為何老被媒體攻擊?幣安趙長鵬親上火線回應!
幣安創辦人趙長鵬接受外媒專訪,親上火線回應各種FUD報導、承認幣安還有「更透明」的空間,面對各國監管,他指出「收購銀行」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幣安為何老被媒體攻擊?趙長鵬:可能與我背景有關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持續在全球拓展業務,動作包括與泰國能源開發公司成立數位資產交易所「Gulf Binance」、在日本金融廳(JFSA)監管下推出新交易平台「幣安日本」(Binance Japan)、獲韓國警方邀請加入凍結非法帳戶的「虛擬資產交易所確認系統」等。
然而,在加拿大與美國,由於政府監管加密資產的力道不減,幣安除了跟美國主管機關槓上,並宣布主動退出加拿大市場 ,還被主流媒體緊咬各種爭議。
繼今年上半年《金融時報》與《富比士》《彭博社》相繼報導幣安負面消息後,《路透社》5 月 23 日長篇爆料,該交易所涉嫌將客戶的資金與公司收入混合一起管理,讓客戶資產面臨風險。
執行長趙長鵬(CZ)29 日接受 DeFi(去中心化金融)媒體《Bankless》採訪,針對加密市場與區塊鏈產業的現況發表看法,同時正面回應環繞他公司的爭議。
趙長鵬認為,這些主流媒體傾向用負面報導針對加密貨幣產業,幣安又因本身龐大的量體而特別吸引 FUD,這三個大寫字母,分別代表恐懼(fear)不確定性(uncertainty)與懷疑(doubt)。
幣安執行長趙長鵬:「如果你寫一篇關於小型交易所的負面文章,沒人會在乎......但如果你把幣安的名字放在標題中,且帶一些負面消息的期待感,(吸引)更多讀者會去點擊。」
這並非趙長鵬首度抨擊主流媒體對家密產業特別嗜血,4 月底他登上《彭博》「新世代金融富豪榜」時也以 FUD 回敬,還外加「假新聞和攻擊」(fake news and attacks)。
在與《Bankless》對談過程,趙長鵬還猜測他的出身與種族,是使幣安成為主流媒體眾矢之的原因之一。
趙長鵬雖然在中國出生,卻是加拿大公民,儘管幣安是在中國成立的,但由於北京封禁加密貨幣,因此幾乎撤離大陸市場退守香港,並宣稱已安置中國員工。
儘管被 FUD 包圍,但幣安的目標是做到金融交易「盡可能透明」,目前提供了由內部稽查與第三方機構驗證的「儲備證明」(PoR)報告,以確保託管人持有客戶完整資金。
趙長鵬承認,幣安生態系的透明度有限,但他表示,如果公開幣安所屬的全部錢包地址,就會暴露供應商和合作夥伴的資訊,從而危害隱私和安全,並影響市場競爭。
幣安自己買一間銀行,能解決監管問題嗎?
趙長鵬其實不反對各國監管政策,甚至表態會積極參與其中,然而他覺得幣安規模太大,導致監管機構大部分會將他們「放在顯微鏡之下」,儘管加密產業越來越配合監管,但競爭力卻隨之變薄弱。
在這位幣安掌門人眼中,目前中東和歐洲正實施的加密法規很有前途,此前他也曾透露幣安在中東和北非地區(MENA)的業務蓬勃發展。
本次登《Bankless》的 Podcast 節目,趙長鵬也有接受推特網友的提問,譬如加密社群網紅 DegenSpartan,他幽默地問趙長鵬:「你能買下一家銀行並使其對加密產業示好嗎?」
2023 年還沒過一半,幾家美國銀行的倒閉引發人們對「加密友好銀行」數量正在萎縮的擔憂,包括 Silvergate、矽谷銀行和 Signature Bank 都投降了,禍不單行的。
趙長鵬先前才宣布退出加拿大市場,澳洲幣安近日又被斷提款與銀行轉帳功能,澳洲西太平洋銀行以「減緩詐騙損失」為由,禁止客戶與幣安進行交易,在幣安找到新的銀行合作夥伴前,客戶都無法進行澳元配對交易(Pair)。
加密友好的銀行難尋,也不難理解該網友提出的假設。趙長鵬坦承確實想過這個方法,接著他解釋這種思路的侷限性。
「現實比概念複雜多了。假設你買了一間銀行,只在單一國家運作,還得跟該國的銀行監管機構打交道......買銀行並不代表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他補充:「如果銀行監管機構說:『看好了,你不能使用加密技術』,但你不管他照自己意思去做,當局就能吊銷你的執照。因此,收購一家銀行並不能阻止監管機構告訴你『不行,你不能碰加密貨幣。』」
趙長鵬接著深入探討所有可能,倘若幣安真買了銀行,也需遵守當地法規,全世界營運範圍都需要相應的銀行,且多數對應銀行都位於美國,裙帶關係下「買銀行」顯得沒有意義。「然後對應的銀行會告訴你(買下)的銀行,如果業務觸及加密資產,我們不會為你提供更方便的國際交易。」
再者,傳統銀行維運的成本與風險都很高,所需資本也是,但業務收入和利潤往往沒那麼多,「許多銀行沒有非常完善的商業模式,他們是非常冒險的企業:拿了客戶的錢、借出去,並想辦法賺錢,若要不回來就宣告破產。不少國家的政府會拯救這些銀行,但我不喜歡經營這類企業。」
趙長鵬最後表示,幣安可能會針對銀行進行小額的「少數股權投資」,這樣才有希望「影響它們對加密貨幣更加友好。」
推動加密貨幣市場「爆發式成長」的關鍵是什麼?
對於加密貨幣市場的現狀,趙長鵬也發表一番見解,他認為加密貨幣市場正從 2022 年的熊市(市場向下)中復甦,這給投資人帶來了「憂喜參半」的情緒,因為尚不清楚有什麼辦法,能推動未來的「爆發式成長」(explosive growth)。
「什麼因素能推動下一個(成長週期)?目前每個人都還在尋找,但沒人能確定,而這可能是為何大量群眾湧入迷因幣的原因。不過至少這種狀況表明了市場有資金,只是在等待部署。」
趙長鵬也特別補充,自己對加密貨幣的樂觀可能是錯的,牛市(市場向上)中的投資人,應該只押注自己能承受的損失,而非尋求過度炒作的投資標的,這是他身為過來人分享的經驗,過去第一次投資股票和加密貨幣時,趙長鵬「以慘痛的方式記取了這一教訓。」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Web3+》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