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印鈔「牛就會來」?專家打臉:「這條件」才會引爆加密牛市!
新的加密貨幣牛市需要什麼?
沒有人在談論真正的答案:
當面對「牛市什麼時候到來」問題時,你從加密貨幣投資者那裡聽到的最常見答案是「一旦美聯儲再次開始印鈔……」
如果央行貨幣擴張對於價格上漲來說是毋庸置疑的,那麼如何解釋納斯達克僅在 5 月份就上漲了 10%,而同期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繼續縮減這一事實?即使是遲到的羅素 2,000,自 6 月以來也上漲了 6%。
事實上,市場並不缺乏流動性。即使在 15 個月的量化緊縮之後,美聯儲的資產持有量仍比 Covid 之前高出 80%。自去年夏天以來,金融狀況幾乎沒有出現任何真正緊縮跡象。
這就是為什麼自那時以來風險資產從未出現過有意義的拋售——那幾乎不是一個艱難的環境!
恰恰相反,充裕的流動性在觀望,只是在等待重新出價的充分理由。
然後一個叫做 ChatGPT 的小工具給出了這個原因。
你看,95% 的時間市場價格變動都是隨機遊走——純粹的噪音。價格沒有理由進行定向移動,因為今天與昨天沒有什麼不同。
但偶爾,意外事件(無論好壞)會把市場從自滿的沉睡中驚醒,迫使市場認為標的資產的舊價格標籤不再反映基本面。
這就是幾乎總是發生大的方向性價格變動的原因——它們是由尚未計入價格的不可預見事件引發的。如果你回顧一下歷史,任何牛市中 10 次中有 9 次都是以這種方式啟動的。
在最近的美國股票例子中,人工智能概念事實上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市場知道它是什麼。但這是一個專業的利基市場,可能在未來許多年內都有潛力。
一個消費者應用程序——ChatGPT——的突然起飛讓市場意識到人工智能的遙遠潛力比定價更接近、更大。
一夜之間,投資者情緒重新煥發活力,從對利率政策的抱怨到對 AI 驅動 的10 倍生產力(和利潤)增長的未來垂涎三尺。整個行業的感知前景和市場規模發生了變化。
寄希望於 AI 繁榮的英偉達和邁威爾科技等公司的巨大盈利意外證實了價格趨勢,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相信繁榮有持續時間。
最終,投資者對人工智能不斷上升的期望將遠遠超過公司在短期內可以實現的進步速度。價格會修正——有序的或劇烈的。市場會收拾殘局,振作起來,然後重新來過。但那是以後的事。
現在,這一切與加密有什麼關係?
方方面面。
正如股市所顯示的那樣,宏觀環境不再是價格上漲的障礙。但正如所討論的那樣,價格需要一個上漲的理由——來自意外事件的真正刺激。
真正的問題是:加密的 ChatGPT 時刻是什麼時候?還是真的還會有?
如果上次牛市已經成為遙遠的記憶而你什麼都不記得了,讓我快速提醒一下 Web3 的潛力是什麼——
我們發明了一種叫做公共區塊鏈的東西,它是任何人都可以建立的開放訪問、去中心化的交易網絡。
這是一項激動人心的發明,因為,第一,這些是無邊界網絡。從第一天起,公共區塊鏈上的任何資產都可以獲得全球流動性。另一方面,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些全球資產。
這有可能在金融准入和資本配置效率方面實現質的飛躍。
第二,這些網絡具有可編程性和可組合性,這意味著更快、更便宜地構建應用程序,複合創新速度。
第三,代幣化讓 Web3 項目利用合作式商業模式發展,讓貢獻者和客戶從項目增長中獲益更多,更公平地分配增長收益。
底線是公共區塊鏈與代幣化相結合,為許多具有革命性的業務創新提供了潛力。
DeFi 和 NFT 的飆升——當它們剛出現時——為這種潛力提供了「初步證據」,並推動了 2021 年的牛市。你可以說這些基本上是加密貨幣的迷你 ChatGPT 時刻。
但正如所討論的那樣,要讓價格繼續上漲,它需要一個理由,即繼續令市場驚喜的事件,告訴投資者舊的價格標籤尚未正確反映該行業的潛力。
Crypto 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件了。老實說,我也沒有在地平線上看到它們。
引起一些注意的較新項目大多是對昔日流行的微小改動。更好的質押方式,重要嗎?具有更好用戶體驗的多鏈錢包,我們不是已經有 5 個了嗎?另一個具有創新代幣經濟學的模因幣,OMFG!
我在這個領域看到了很多「創新」,它們反映了一種小團體的心態,這種心態無助於擴展用例或採用公共區塊鏈,而這正是這個行業真正需要的。
舉個例子:最近EigenLayer 等再抵押的項目很火。現在,EL 是一個偉大的項目(完全公開,我是一名投資者)並且提高質押資本效率沒有錯。
但它是否會點燃世界並永遠改變 Web3 的命運?不。
然而,甚至在 EigenLayer 主網啟動之前,很多創始人(不止一個)已經向我推銷他們的項目,再質押,以「進一步提高收益」的再質押代幣!
也許我在這裡有點苛刻,但我真的很頭疼為什麼人們認為這樣的想法是對他們創業才能的最佳利用。
你可能會說,Web3 的創新受到對加密貨幣不友好的法規的限制。
但監管對任何創新都友好嗎?並不真地。
Uber 和 AirBnB 在其成長階段必須與法規作鬥爭。
但由於他們的創新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和稅收,改善了客戶生活,並提高了整個行業的生產力,因此他們擁有廣泛的支持者和有力的論據。結果,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贏得了與過時法規的鬥爭。
crypto 能說同樣的話嗎?我不確定,不確定當前的創新情況。
我認為加密貨幣會消亡嗎?一點也不。很久以前,我們就越過那個 rubicon。事實上,逢低買家對大盤股很看好,最近的負面消息可能會吸引他們中的一大批。
但對於一個不久前在全球擁有超過 3 億用戶的行業來說,生存的門檻很低,你不覺得嗎?重要的問題是加密貨幣需要什麼才能實現其承諾的潛力?
對我來說,這需要使公共區塊鏈有效地服務於更廣泛的經濟的創新,而不是來自某些所謂的加密原住民的精神自慰的創新。前者何時以及如何發生還有待觀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oresightNews》
- 原文作者:@TaschaLabs,他是天使投資人及新創顧問
- 原文編譯:Kyle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