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幣商」剉咧等?金管會:沒遵守1規定就是犯法,檢察官卻怒批又甩鍋
「個人幣商」剉咧等?金管會:沒遵守1規定就是犯法,檢察官卻怒批又甩鍋
由台灣基層檢察官組成的組織「劍青檢改」,近日痛批政府打詐不積極,導致基層檢察官案子一堆接一堆,其中提到非法「個人幣商」的亂象,但在金管會回應後,檢方依然表示不滿,為什麼?
金管會:若個人幣商沒法遵防洗錢,自屬違法
據《中央社》報導,由台灣基層檢察官組成的非官方組織「劍青檢改」,近日召開防詐策進研討會。在研討會上,檢察官痛批政府並未積極防詐,導致詐騙亂象叢生,讓基層檢察官要面對一籮筐的案子。
檢察官當時指出,台灣的洗錢與詐騙案件眾多,人頭帳戶、冒名電子支付、LINE 邀投資及個人幣商等都有很大的問題。
對此,金管會在週一(19 日)時發布新聞稿,回應檢察官的質疑。其中有關個人幣商的回應如下:
「從事虛擬通貨(註)活動為業之自然人,自應依商業登記法及稅籍登記規則相關規定辦理商業登記及稅籍登記,並遵循洗錢防制法及本辦法相關規定。尚未完成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而以虛擬通貨活動為業者,自屬違法。」
註:金管會以「虛擬通貨」一詞代稱使用密碼學、分散式帳本技術的「加密貨幣」。

劍青檢改:金管會未闡明立場,是否還在甩鍋?
不過,劍青檢改對金管會的回應並不滿意。據《鏡週刊》報導,該組織指出,《商業登記法》與《稅籍登記規則》的主管單位都不是金管會,質疑金管會「是否還在繼續甩鍋」,把監管的責任丟給其他部門。
針對金管會回應冒名電子支付問題,劍青檢改也認為可能像是雞同鴨講。即使金管會表示去年已有相關辦法,但根據檢察官提供的數據,冒名申辦電子支付的問題依然無法杜絕。
此外,關於檢察官提出的建言:「比照加密貨幣開戶流程,讓申請人手持身份證及寫上申請目的的紙張拍照,再上傳審核。」金管會在新聞稿中隻字未提,讓劍青檢改十分憤怒,痛批是「一拖再拖,幫助詐欺。」
幣圈世界的「拉地毯」是什麼?加密投資詐騙百百種,從 3 招看穿誰會擺爛!
完成法遵的加密貨幣廠商,沒有想像中得多
既然金管會表示,加密貨幣營業者必須要完成法遵防洗錢聲明,那目前落實的廠商究竟有幾家呢?
根據今年 5 月 9 日公布的最新資料,可發現只有 25 家廠商完成法遵。而金管會的回應,也沒有提到該怎麼處置不守法的個人幣商,這也難怪會引起檢察官的反彈。

去年加密貨幣圈爆出「FTX 交易所破產案」,影響了一些台灣投資者;今年初又傳出房地產 P2P 借貸平台 imb 一案,一共吸金 25 億台幣。為了應對新時代的詐騙手法,行政院曾在今年 5 月頒布《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 1.5 版 》,盼能掃除台灣詐騙集團,減少受害者。
比特幣(BTC)是什麼?
比特幣(BTC)是一種開放原始碼、採用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的加密貨幣。創辦人中本聰(化名)在 2008 年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之論文,詳述其運作方式。2010 年 5 月 22 日,一位工程師首次使用 1 萬枚比特幣買到兩個披薩,讓比特幣擁有可交換實體商品的價值。因此,許多加密貨幣粉絲就把這天訂定為「比特幣披薩日」,而比特幣也是目前全球最廣為人知的加密貨幣之一。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