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會回來嗎?幣安怎麼「搶先佈局」?一次看懂最大交易所的思維!
7 月 14 日,成立於 2017 年的幣安即將迎來它六周歲的生日。6 年前,趙長鵬成立了幣安,雖然彼時相較於其他頭部交易平台,幣安並不算突出,但之後隨著堅定執行國際化戰略加之新用戶大量湧入,幣安很快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早年,各大交易所均發行了所謂的「平台幣」,其中,幣安發行的 BNB 在 Launchpad、Binance Smart Chain(現名為BNB Chain)的加持下成為了最成功的「平台幣」之一。幣安推出的 Launchpad 上線了諸如 Polygon(MATIC)、STEPN(GMT)、Axie Infinity(AXS)、The Sandbox(SAND)等在上個牛市表現優異的項目。
另一方面,BNB Chain 也成為了公鏈領域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據 DefiLlama 數據顯示,在撰寫本文時,BNB Chain 總鎖倉價值接近 35 億美元,僅次於以太坊與 Tron;而該數據曾於 2021 年 5 月達到過接近 220 億美元的峰值。
儘管曾經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過去的一年,對幣安乃至整個 Web3 領域都是充滿坎坷的一年。
「熊市」中的佈局
2022 年至今,隨著加密貨幣價格的大幅下跌,對高槓桿的市場參與者進行了集中清算。我們見證了 Terra 從市值百億到一夜歸零,也見證了 FTX 的轟然倒塌。雖然在 FTX 倒閉後,幣安也因為市場極度的恐慌情緒導致了大量資金的流出,但最終還是頂住了壓力,完成了所有的兌付,增加了市場的信心,同時也防止了市場進一步的崩潰。
之後的故事相信很多人也身在其中,整個市場似乎在失去了方向,變得異常冷清。但很多人似乎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此刻應是難得的機會。
在去年市場陷入恐慌之時,幣安推出了 10 億美元的「行業復甦基金」,用於支持遇到了困難的項目或公司,該基金獲得了包括 Tron DAO、Huobi、GSR 等的支持。之後申請該基金支持的項目絡繹不絕,目前已有包括韓國交易所 Gopax 在內的公司獲得了基金的支持。
除了對行業內項目的資金支持外,幣安也一直致力於為行業發掘新的增量並與全球範圍內的各個機構合作進行相關的教育活動。今年 5 月底,福布斯報導稱幣安在阿根廷 Austral 大學推出區塊鏈相關課程項目,內容包括區塊鍊和加密貨幣的基本原理、去中心化、Web 3.0、元宇宙、交易和風險管理。類似的動作有很多,我們不在此一一列舉。
此外,在 Web3 市場融資額同比斷崖式下滑的時間裡,Binance Labs 依然保持著相對高的投資頻率。過去的一年裡,Binance Labs 領投了包括 Web3Go、智能合約平台 Neutron、NFT 遊戲平台Gameta 等在內的項目。從投資的角度,Binance Labs 在「熊市」中的投資更加傾向於平台、基礎設施、安全等方向,為未來可能到來的又一次爆發做好基礎設施方向的準備。據幣安發布的 2022 年終回顧報告,幣安在去年通過 Binance Labs 投資了超過 5 億美元來支持 Web3 和區塊鏈創新。
在 BNB Chain 方面,幣安先後推出了基於零知識證明的 BNB Chain 擴展解決方案 zkBNB、旨在提供存儲服務,並作為除 BNB Beacon Chain 和 BNB Smart Chain 外的第三條鏈的去中心化存儲基礎設施 BNB Greenfield 以及近期推出的基於 OP Stack 的 Layer 2 網絡 opBNB。類似於以太坊,BNB Chain 也建立起了「主鏈+ 側鏈+Layer 2 網絡」的模式,而 BNB Chain 本身的交易成本和交易確認速度就相對較高,側鏈與 Layer 2 顯然是為了能夠承載對速度和成本要求更高的應用而建立的基礎設施,使得未來 BNB Chain 能夠在眾多新公鍊和「新新公鏈」中獲得競爭優勢。
此外,BNB Chain 上的 DeFi 交易量近期增長明顯。據 DefiLlama 顯示,在撰寫本文時,BNB Chain 上 DEX 日交易量達到了近 5.25 億美元,僅次於以太坊,是第三名 Arbitrum 的兩倍以上。
雖然在行情冷靜期幣安的動作不斷,但在所有的這些事件中,幣安 Launchpad 還是受到了比較大的爭議。
原因是去年年初至今,幣安 Launchpad 共上線了四個項目,分別是 Move to Earn 應用 STEPN、遊戲化社交學習平台 Hooked Protocol、身份平台 Space ID、教育內容平台 Open Campus 以及近期剛剛上線的數據平台 Arkham。
相比於過去現象級的公鍊和項目,近兩年的 Launchpad 可能會令很多人摸不著頭腦,似乎幣安的選擇並非是大家所熟知的領域或者是市場的熱門賽道。
對此,市場上有一種聲音稱,對於市場冷靜期敢於發幣的項目,是否應該有更多的寬容度?
拋開收益率不談,在新公鏈、鏈遊、元宇宙等等概念真正爆發之前,Polygon、Axie Infinity 和 The Sandbox 也並非被所有人看好。但當其真正爆發時,方才看到這個市場的潛力。就筆者自身而言,我雖然也無法想像教育、身份、數據這些領域的項目發行代幣能帶來什麼樣的新業態,但筆者認為沒有人可以完美預測市場的走向,也沒有人可以預知怎樣的產品會引髮質變,這些對除金融外的傳統領域進行了一些「改造」的項目可能在當下無法立竿見影,卻不妨是一次好的嘗試。
知識、數據的貨幣化、身份的去中心化,這些底層的搭建雖然可能不會是吸引大量資金的標的,但仍是推動 Web3 走向主流的試金石。幣安也表示,關注這些領域是希望推動 Web3 的採用,最終實現金融的全球自由流動,而非僅是關注眼下的利益。所謂的寬容,希望市場可以給這些項目一些時間,而不要依據當下的環境做出衝動的判斷。
FUD 之下,幣安如何自處
上半年,幣安接連遭到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起訴。在此之後,也有數個國家宣布開始調查幣安,幣安也撤銷了在部分歐洲國家的合規申請。種種壞消息讓 FUD 在市場中一時甚囂塵上,大家紛紛開始猜測美國監管機構起訴的內容是否為真,幣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 FTX。
時至今日,幣安目前仍是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中合規牌照最多的。且 SEC 並沒有證據證明其所列出的部分罪狀,而幣安也已聘請了律師。趙長鵬在此前的 Twitter Spaces 中表示目前仍在尋找解決方案。
且根據社區的推測,美國監管機構這一「槍打出頭鳥」的行為,實際上並非單純針對幣安,而是針對整個加密貨幣領域,加密貨幣社區也一度通過各種聲音聲援幣安。
此外,至於監管機構的打壓對幣安的影響究竟幾何,我們可以從一些數據中一探究竟。
據 The Block 數據顯示,幣安在交易所月度交易量的佔比目前仍保持著 50% 左右的水平,雖然較巔峰期超過 60% 的佔比有所下滑(也有分析推測主要原因是由於此前幣安 BTC 零手續費活動的結束),但仍是第二名 Upbit 的接近 4 倍。此外,在監管機構對幣安的調查之後,該比例幾乎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

在被監管機構調查的消息傳出的幾天內,幣安確實遭遇了一定的資金外流,但據推特用戶TVBee提供的數據顯示,彼時的資金流出程度小於矽谷銀行破產以及 FTX 暴雷時期,並且很快就開始回流。

種種數據看來,我們似乎並不需要對幣安發生與 FTX 同樣的事情而感到擔心。事實上,監管並非是負面的,對於洗錢、逃稅、操縱市場等行為需要一定的規則加以規範,但如果對加密貨幣這個特殊的行業進行監管,想必仍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探索和磨合。
靜待花開
熬過了 2022,我們迎來了 2023 上半年表現不俗的加密貨幣市場。但不得不注意的是,監管帶來的無論情緒或是實際的影響短期內無法消除,加之宏觀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Web3 離回到 2020 和 2021 年的「狂暴大牛市」恐怕仍需時日。
當下,各種各樣的噪音不絕於耳,但現在的 Web3 與 2018、2019 年的不確定性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流的採用、全新的概念與賽道,可能 2021 年的所謂牛市最終讓市場被過度的槓桿化反噬,但成熟的市場需要經歷這樣的陣痛。我們仍然需要給幣安,給行業一些時間,行百里者半九十,希望大家不要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也期待幣安的第七個年頭能給整個行業和生態帶來更多的想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oresightNews》
- 撰文:Babywhale,Foresight News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