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預警!美國 8 月 CPI 數據今晚公布,專家曝「一原因」恐讓比特幣再暴跌
行情預警!美國 8 月 CPI 數據今晚公布,專家曝「一原因」恐讓比特幣再暴跌
美國 2023 年 8 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在台灣時間今晚公布,預期數字並不樂觀,專家也指出接下來美股、比特幣可能再次暴跌的原因。
美國 8 月 CPI 數據今晚公布
美國 2023 年 8 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定於台灣時間今日(9 月 13 日)晚間 8 點 30 分公布,在此之前,通膨已經持續長達 13 個月的穩步緩降,但自前次 7 月份 CPI 數據確定為 3.2% 後,市場對於通膨回升的擔憂似乎成真,這導致 8 月份 CPI 年增率的預期數字被上調至 3.6%,相較前值要高出許多。
而深究近幾個月通膨回升背後的原因,罪魁禍首來自於國際間的「能源價格」大漲。

本週二,美國 WTI 期油收盤價上漲至每桶 89 美元,觸及今年(2023 年)以來的新高;倫敦布蘭特期油在收盤時更直接漲破每桶 92 美元,創下去年(2022 年)11 月以來的新高。
有趣的是,排除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CPI)反而呈現下降趨勢,專家預估 8 月份的 CCPI 將降至 4.3%,相較 7 月份的 4.7% 低上不少,若今晚公布結果顯示預測正確,4.3% 將是自 2021 年年中以來最低的數字。
專家警告:美聯準恐再升息
然而專家也警告,儘管核心 CPI 出現緩降,但 4.3% 的通膨率依然是美聯儲 2% 目標的兩倍以上,且總體年增率 3.6% 的預期數字仍不容樂觀,很有可能讓美聯準在即將於 9 月 20 日舉辦的升息會議中,決定再次提升利率(升息),這對於近日低迷的加密貨幣市場而言,可不是什麼太好的消息。
回顧今年 6 月,抗通膨初見明顯成效時,市場曾預計美聯準將在 2023 年末開始降息,但直到 7 月 CPI 公布時,預期降息的時間已經隨著通膨加劇,被推遲到 2024 年初。而根據芝商所的最新調查結果,當前市場對於降息的預期時間,已經再度被推遲到一年後(2024 年中)。

根據《CoinGecko》數據,截至撰稿時,比特幣價格為 25,986 美元,單日漲幅近 0.9%;以太幣價格為 1,584 美元,單日漲幅約 0.8%。
美聯準(FED)是誰?
聯邦準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簡稱美聯準,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包括聯邦準備理事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聯邦準備銀行、三千家會員銀行及三個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uncils)在內,是依據美國國會通過的 1913 年《聯邦準備法案》設立,避免再度發生類似 1907 年的銀行危機。
比特幣(BTC)是什麼?
比特幣(BTC)是一種開放原始碼、採用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的加密貨幣。創辦人中本聰(化名)在 2008 年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之論文,詳述其運作方式。2010 年 5 月 22 日,一位工程師首次使用 1 萬枚比特幣買到兩個披薩,讓比特幣擁有可交換實體商品的價值。因此,許多加密貨幣粉絲就把這天訂定為「比特幣披薩日」,而比特幣也是目前全球最廣為人知的加密貨幣之一。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資料參考:coingecko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