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領投4個項目!「a16z們」開始抄底加密產業?一次看懂風投動向
一週領投4個項目!「a16z們」開始抄底加密產業?一次看懂風投動向
在多個項目方陸續停運、東方資本捉襟見肘的市場狀況下,「a16z們」高調拋頭露面、頻繁出手,是在抄底加密行業嗎?
加密市場自今年二季度進入深熊以來,各大 VC 的投資策略和規模都在收縮。據 BlockBeats 不完全統計,過去幾月,加密產業每周的融資數量都停留在 10 筆左右的水準,而在去年,這個數據還停留在每周 30 筆左右,最高甚至一週能有 60 筆融資。
但在第三季度末,部分一梯隊加密 VC 再度活躍起來,以 a16z 為例,在過去一週多的時間里,它接連領投了 4 個加密項目,項目融資規模達 7,660 萬美元。「a16z 們」在加密產業的抄底行動,似乎已經開始了。
過去半年,沒有「a16z 們」的加密市場都經歷了什麼?
作為產業龍頭的 a16z 同樣如此。據 BlockBeats 不完全統計,2022 年,a16z 在加密產業共參與了 58 筆投資,其中在 2022 年 3 月參與投資項目的融資總金額最高,超 21 億美元。同時,在 2022 年由 a16z 領投的最高一筆投資給了 Yuga Labs,金額為 4.5 億美元。
但進入 2023 年後,其投資頻率和金額便呈現出下降趨勢。2023 年第一季度,a16z 完成了 13 筆投資,參與投資的項目融資總金額較去年同比下降了 86.7%。其領投的最高一筆金額為 1.5 億美元,給到了 AI 新創公司 Character.AI。最高領投金額從 2022 年的 4.5 億降到了 2023 年的 1.5 億。收縮程度可以想見。

到第二季度,a16z 陷入了一段相對沈寂的時期。從 4 月到 8 月,a16z 僅完成了 4 筆領投融資,分別是鏈上 IP 基礎設施 Story Protocol 的 2,93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基於區塊鏈的人工智慧計算協議 Gensyn 的 4,300 萬美元 A 輪融資、開源軟體安全解決方案 Socket 的 2,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以及生成式 AI 工具 Ideogram AI 完成 1,65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過去的第二季度,加密 VC 可謂迎來「撤軍潮」。除了 a16z,Paradigm 也在 5 月底曾將自己的官方網站資訊進行修改,稱自己為「研究驅動的技術投資公司」,而不是專門投資於「顛覆性加密 / Web3 公司和協議」的公司,似乎有退出加密之意。
產業帶有「精神領袖」屬性的機構相繼淡出市場,產業也像無頭蒼蠅一樣,逐漸進入 Meme、土狗橫飛的混沌階段。
3 月,Arbitrum 的空投為幣圈開啓了短暫的而有聲勢浩大的造富運動。「刷了幾千個號」「拿了幾十萬個 代幣」「一夜自由」的傳奇故事再度廣為流傳。社群霎時開啟了全民擼毛時代,zkSync 和 StarkNet 的日活使用者數成長約 10 倍以上。
一個擼毛小時代短暫結束後,BRC20 季接棒。5 月,BRC20 代幣 $Ordi 價格突破 10 美元,市值突破 2 億美元,在各個社群形成了 FOMO 氣息。相較於擼空投,BRC20 代幣的造富效應似乎更容易。使用者無需參與鏈上操作內卷,也無需擔心無法滿足苛刻的條件,只需在代幣發行時第一時間鑄造即可,甚至在早期比特幣鏈上不擁堵時,發行初期只需支付成本幾 $USDT 的 Gas 費就可獲得大量 $Ordi 。
BRC20 時代,迷因也並不甘示弱輪番上場。名為 $PEPE 的迷因代幣悄然上線,並在短短四日內千上漲千倍。暴富神話使得 $PEPE 名聲大噪,$PEPE 的輪番暴漲讓迷因幣和土狗幣再次登上了加密市場的主舞台。幾天裡,幾十個迷因幣「跟風」出世,動輒數十倍的漲幅,讓市場一半在造富神話中狂歡,一半在 FOMO 中持續焦慮。
再回到最近的熱門公鏈 Base。不靠「奧德賽」,不靠空投造勢,Coinbase 所推出的 Layer2 網路 Base,僅以一個千倍漲幅的迷因神話 $BALD 引爆市場,就吸引了無數眼球,在 14 個小時左右拉到 2,000 倍漲幅。

但是僅僅過了 3 個多小時,$BALD 就露出了獠牙將一切毀滅,項目方突然在 7 分鐘內撤走了總計 8,660 枚以太幣和 1.79 億枚 $BALD 的流動性,實現了 RUG,有意思的是一些鏈上偵探認為 SBF 或許是 $BALD 背後的主導者。
「領投羊」來抄底了?
在混沌的另一面,有人卻黯然退場。今年以來,已有多個項目陸續宣佈解散、關停,且停運的項目成長速度越來越快,從月均停運 1 個項目,成長到月均 5 個,僅在 9 月就有 4 個項目陸續宣佈關停,其中包括 NFT 平台 Voice、DeFi 項目 Gro Protocol、DeFi 項目 Fuji Finance,以及 DeFi 和 NFT 交易機器人 None Trading,這些項目大多是因為「資金不足」才走到了盡頭。
對於「資金不足」的原因,或許能夠從中國最大的加密產業風投機構之一 IOSG 創辦人 Jocy 上周發佈的一篇文章中看出。在 TOKEN 2049 大會結束後,Jocy 發文指出熊市帶來的寒氣或許將讓許多項目方挺不到今年冬天,同時也指出目前的加密產業投資機構更傾向節衣縮食。
「很多團隊基本上這次 2049 成為他們最後幾個融資的希望,如果熊市不結束,這有可能這是他們團隊最後的一次品牌露出,因為大部分早期團隊他們在過去兩年的擴張,讓 runway 基本見底,一些團隊的 burn rate 非常高。」
與亞洲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來自西方的加密投資機構「領投羊」重新回歸了市場的熱鬧景象。
繼 5 月 Paradigm 將官網主頁描述更改為「研究驅動的技術投資公司」,刪除了任何有關加密貨幣的內容後,僅一個多月,Paradigm 就撤銷了這一變更,宣佈回歸加密貨幣產業。Paradigm 聯合創辦人 Matt Huang 表示,此前其網站登錄頁面刪除所有對加密貨幣的提及「有點荒謬,是個錯誤」。並強調 Paradigm 不會放棄對加密貨幣的投資。
回歸加密產業後,Paradigm 立即進軍「產業最卷」的 MEV 市場,參與了 Flashbots 在 7 月完成的 6,000 萬美元 B 輪融資,使其估值成長超 10 億美元。除 Flashbots 外,Paradigm 在過去幾月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選中並投資的 friend.tech,一手促成了短短兩個月市值超 1 億美元的 Web3 社交新貴。

除了投資,Paradigm 官網部落格也變得異常活躍。7 月,Paradigm 發佈「Collaborate with Paradigm」公告,稱希望與更多加密產業的優秀人才進行合作,呼籲創業者或已處於種子階段或 A 輪融資階段的項目填寫表格向 Paradigm 介紹其項目。
昨天,Matt Huang 又發表長文,不僅從另一個角度對目前 Crypto 投機性過強且發展緩慢的悲觀論調進行了反駁,還表示對 Crypto 的前景充滿信心。
伴隨 Paradigm 的高調回歸,a16z 也重新恢復活力。
從下圖可以看出,從今年 4 月到 7 月,整個二季度的 a16z 彷彿沈寂了下去,投資筆數月均都是 1;但從 8 月開始,a16z 彷彿又重新活躍了起來,從 8 月的 2 筆投資增加到 9 月的 5 筆投資,相當於過去幾個月的總和。且僅在 9 月的中後旬,a16z 便接連在 10 天內投出了 4 筆。

9 月 12 日,a16z 領投元宇宙平台開發工作室 Pahdo Labs 的 1,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18 日,a16z 又領投了提供加密貨幣託管等服務的新創公司 Bastion 的 2,5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20 日,a16z 又領投了去中心化資訊市場協議 Freatic 完成 36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緊接著又在第二天領投了鏈游新創公司 Proof of Play 的 3,3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在多個項目方陸續停運、東方資本捉襟見肘的市場狀況下,「a16z 們」高調拋頭露面、頻繁出手,是在抄底加密產業嗎?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律動 Blockbeats》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