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暴漲近 300 倍!KOL 時間交易平台 Time Store 是什麼?竟能讓網紅幫你打工?
1 天暴漲近 300 倍!KOL 時間交易平台 Time Store 是什麼?竟能讓網紅幫你打工?
代幣價格其實就是 KOL 社交價值的量化。當 KOL 損害自己的社交價值時,例如欺騙粉絲或產生負面影響時,粉絲可以拋售其代幣,使得 KOL 的代幣價格降低。
無投資建議,注意專案風險。
一個多月前,friend.tech 橫空出世,引發了一波 Web3 社交熱潮,我也第一時間體驗了 friend.tech,並寫了一篇分析文章。
搶佔先機!拆解 Friend.tech 成功三要素,找出下一款爆紅Web3社交應用
原本以為,這款產品可能是曇花一現,因為這款產品是典型的旁氏模型,不具備可持續性,但是沒有想到 friend.tech 持續爆火出圈,熱度居高不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使用 friend.tech,並湧現了一系列創新的 Web3 社交產品。
今天就分享一款最近看到的很有意思的類似產品:KOL 時間交易平台 Time Store。
01 基礎介紹
Web3 社交產品所做的是將社交價值貨幣化,使得「社交價值」這種無形資產具有流動性。
時間交易平台 Time Store 就是可以讓每個使用者發行自己的社交貨幣,代幣的單位是秒,也就是代表每個人的時間。
時間是每個人最稀缺的資源,也是最可量化的資源。
其中,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即大 V)的單位時間價值顯然高於一般人。
在 Time Store 中,粉絲可以購買 KOL 的代幣,就是購買其時間,透過支付代幣可以與 KOL 進行線上線下溝通或查看付費內容,同時,粉絲也可以交易 KOL 的時間。
代幣價格其實就是 KOL 社交價值的量化。當 KOL 損害自己的社交價值時,例如欺騙粉絲或產生負面影響時,粉絲可以拋售其代幣,使得 KOL 的代幣價格降低;而 KOL 越來越具有影響力時,更多粉絲就會購買其代幣,代幣價格就會上漲。
同時,粉絲可以透過購買 KOL 代幣或宣傳 KOL 使得 KOL 的影響力擴大。隨著 KOL 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其代幣也越來越值錢,粉絲可以分享到 KOL 升值部分。
因此,這是一個收益共享模式,粉絲和 KOL 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也可以形成成長飛輪,粉絲和 KOL 本身都有很強的動力促使自己代幣的價格上漲。
這種模式其實是屬於 Web3 典型的玩法,也是和傳統 Web2 產品的最大不同:借助代幣實現價值流轉和收益共享。

具體玩法:
- 每個發行人的代幣總量固定為 10 億秒。
- 發行代幣經過兩個階段:初始發行和後期解鎖。
- 初始發行:初始發行量固定為 100 萬秒,需要以 0.0015 美元/秒的價格進行預售申購(類似股票打新)。如果預售超額,在開盤時,每個粉絲根據申購金額佔總申購金額的比例來隨機獲得初始發行量的申購權。
- 後期解鎖:當開盤後,價格上漲到 0.0015 美元以上,每維持一小時,解鎖 1 萬秒,其中發行人獲得 8 千秒,2 千秒獎勵給社區成員。當代幣價格從 0.0015 美元/秒漲到 149.85 美元/秒(上漲 99,900倍),10 億秒全部解鎖,也就是全部流通。(這個基本上不可能達到,因此是根據時間線性解鎖)

02 專案背景
Time Store 是中國的項目,產品只支援中文,這款產品的前身其實是在 2017 年風靡一時的「秒啊」,創始人在推特也宣稱是原「秒啊」的團隊成員。
秒啊自稱是全球首個時間交易平台。秒平台方會與一些網紅、明星、企業家、創業家、校咖等具有變現潛能的名人簽約,以相對低價買斷其部分時間,然後再將時間拆分成秒,讓投資者申購後在其交易平台上交易,整個過程類似於股票公開發行的「打新」以及之後的二級市場交易。
用戶持有的名人時間達到一定數量後,可以兌換行權服務,例如線上聊天、線下共同進餐等。線上行使 1 秒起售,線下 2 小時起售。
其實會發現,Time Store 的玩法基本上與秒啊完全一致。
秒啊這個計畫在當時稱之為是個人時間的納斯達克,後來秒啊團隊被邊控,證監會認定在國內這屬於類證券,要求他們清退用戶及標的,項目最終歸零。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Web3 社交產品 friend.tech 爆火出圈,很多推特 KOL 在玩 friend.tech,Time Store 在這個時機推出其實非常合適。
Time Store 宣稱全員出海,沒有成員在國內,因此可以避免先前的政策風險。
03 對比 friend.tech
關於 friend.tech 的介紹,可以先看之前的文章:
淺談去中心化社交產品friend.tech:窺見SocialFi的現在與未來
1.代幣模型
FT(即friend.tech)本質是 NFT,是一個帶有權益的憑證,總量無上限,但是隨著購買的人數增多,下一個 key 的價格也會指數級上升,流通量達到 100 個左右,單價將達到 1,000 美元,隱形價格天花板較低;
而 TS(即Time Store)則是直接將 KOL 的價值代幣化並且有初始發行量和按時間線性解鎖,用戶可以直接交易,能夠承載的用戶數和資金量更大,流動性更好。
2.激勵機制
FT 的 KOL 只能賺取交易手續費,單價的 5%;而 TS 的 KOL 透過初始發行和代幣上漲解鎖獲得收益,可以讓 KOL 先賺錢。
3.代幣使用場景
FT 的 key 只能用來粉絲發起和 KOL 私聊,TS 的時間有更多使用場景,例如線上線下溝通、查看付費內容等。
4.去中心化
FT 是去中心化產品,每個用戶有自己的錢包,可以掌控自己的資產,交易都發生在鏈上,非常透明;
而 TS 是中心化產品,每個用戶將錢打給 TS 平台,然後在鏈下交易,TS 其實類似中心化交易所,交易不透明且資金安全難以保證。
5.產品體驗
FT 的產品比較難用,可以說非常簡陋;但 TS 的產品體驗很絲滑,功能也很多樣化,包含初始發行申購、交易價格曲線圖、發文等功能。
這也可以看出來,在 Web3 產業,其實國內團隊在應用層具備很大的優勢。
04 總結
我們綜看下這個產品的優劣勢。
首先來看一下這個專案的優勢:
- 借助 Web3 社交產品 friend.tech 的熱潮,順勢推出 Time Store,時機非常好。
- 商業模式和產品邏輯已經經過了原產品秒啊的驗證,粉絲 KOL 平台三方受益,這種生態共榮模式可以形成成長飛輪。
- 產品體驗遠優於許多 Web3 產品,同時專案加入了新的玩法,例如空投預期、付費內容等。
我們再來看下這個專案的劣勢:
- 國產團隊,目前產品僅支援中文,都是中文圈在玩,是否能夠成功打入海外市場尚未可知。
- 最大的問題在於,這個產品是中心化應用,和秒啊一樣,類似中心化交易所模式,資產安全是最大的風險。產品如果要長遠發展,需要從架構上改造為去中心化產品,類似 friend.tech,內嵌去中心化錢包,讓用戶掌握資產,交易透明化,只有這樣,更多的用戶和資金才能參與進來。
最後
Web3 這個產業每天都有新的、有趣的東西出現,我們必須要不斷參與新的概念和新的事物,不但可以找到獲利機會,也可以增強我們對這個產業的認知。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並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