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幣總是不賺錢?17 年交易員揭散戶 2 大虧錢原因
炒幣總是不賺錢?17 年交易員揭散戶 2 大虧錢原因
曾任職於德意志銀行、擁有 17 年經驗的交易員 Marcel Pechman 近日分享「為何散戶總是虧損的 2 個原因」,點出散戶投資者在進行交易時,需要留意的風險。
傳統金融報告:今年散戶虧損比例突破六成
英國金融監管單位 FCA 曾要求經紀商揭露衍生品虧損帳戶的百分比,結果顯示,有高達 69% 至 84% 的散戶投資者正面臨虧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也指出,每季度皆有 7 成的外匯交易員虧損;eToro 數據也指出,近一年內,有約 8 成的散戶處於虧損狀態。
在加密貨幣投資市場中,雖然尚未出現如股票市場那般透明的散戶投資報告。但散戶產生的虧損,或許也不遜於傳統股票及外匯市場。
曾任職於德意志銀行、瑞銀、Pactual 與 Banco Safra,擁有 17 年經驗的交易員 Marcel Pechman 近日分享「為何散戶總是虧損的 2 個原因」,點出散戶投資者在進行交易時,需要留意的風險:
原因一:交易所服務器有停機、當機時間,並有交易回滾
去年 6 月,知名券商平台 Robinhood 才因散播誤導性資訊,且曾於 2018 年短暫停機,造成用戶巨大損失,遭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判處 7,000 萬美元罰鍰。
今年 3 月,由於俄烏戰爭引發貴金屬供給恐慌,稀有金屬鎳暴漲,價格波動劇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曾一度暫停所有鎳的期貨交易,許多實物交易合約也延期交割。

倫敦金屬交易所
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當機事件也屢見不鮮。此前報導,多位用戶反應,FTX 交易所曾於美國公佈 8 月消費者通膨指數(CPI)時當機,後來該交易所執行長 SBF 澄清是系統 BUG,已用修補程式解決問題。
關鍵時刻「當機」惹怒投資者!幣安遭集體訴訟,FTX 執行長致歉
此外,交易所在當機後,可以執行回滾(Rollback),將程序或數據恢復到未當機前的正確狀態,但壞處是等於將當機時發生的交易事件全數抹除,投資者的帳戶金額也會回歸至一定時間之前的狀態。因此,當機時產生的利潤或虧損都會消失。
Pechman 指出,雖然大部分投資者交易的平台不僅侷限於一間,但依然會影響那些已經計算出預期利潤,甚至已於其他平台進行對沖交易的投資者。在此種情況下,對交易期貨合約的投資者來說,幾乎沒有任何保障。
原因二:散戶難以進行高頻交易與無抵押貸款,應避免期貨槓桿
對專業交易員與機構而言,使用放置於交易所的伺服器旁的託管伺服器已是家常便飯。這些伺服器可減少數據延遲時間,在大行情出現時,可搶先散戶進行交易,也更方便使用高頻交易系統(HFT)。
然而,由於使用託管伺服器的成本較高,因此專業交易員與機構需要從外部獲得資金。多數機構都能於交易所中進行「無抵押貸款」交易,比散戶更具優勢,但相對地,交易所也必須承擔機構債務不履行的風險。

知名加密風投三箭資本於今年宣布破產
譬如,近期宣布破產的三箭資本,就曾於衍生品交易所 Deribit 介入大量無抵押貸款,最終卻無法償還債務,造成該交易所龐大的壓力;號稱比特幣耶穌的比特幣現金(BCH)創辦人 Roger Ver,也遭 CoinFLEX 指控欠債 8,400 萬美元。
Pechman 提醒,散戶需要認知一個事實:
「市場沒有給業餘交易員的空間,也沒有時間讓你理解造市商、風險投資機構與交易所間的複雜關係。無論他們是否真有合作,互惠互利的關係確保這些參與者可優先參與種子輪融資與上市前交易。」
他認為,散戶最好避免頻繁交易,尤其是使用期貨槓桿投資。今年許多持倉時間超過半年以上的散戶,才有機會在每個倉位中獲利。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資料參考:Cointelegraph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