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關鍵的一步!教你搞懂「逃頂觀念」,才能賺到夠多的錢
投資最關鍵的一步!教你搞懂「逃頂觀念」,才能賺到夠多的錢
正常的牛市推進過程,應該是「量增價漲」,也就是說後面一波上漲的成交堆量應該大於調整之前那一波上漲的成交堆量。
這是一篇本來也應該出現在牛市的文章,但是因為上次聊了下我的交易研判系統裡的:底部實操,很多朋友都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高手。
普遍反饋說買在好位置大概還能把握,最主要的是在牛市高位,根本無法克服自己的慾望,沒有賣出,最後回撤嚴重甚至到最後的虧損。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底部研判相對比較簡單,尤其是我們搞清楚了周期性規律之後。但是頂部卻需要足夠的勇氣、行動力、慾望克服力甚至鈍感力!所以我就提前把自己的策略和大家分享一下。
現在確實不是牛市,沒有逃頂一說,但是建議大家一定要收藏這篇文章,我覺得讀懂的朋友一定可以獲得無窮價值,理解“逃頂”,學會“逃頂”,才能真正在市場賺到足夠多的錢!
1, “逃頂”是整個投資最為關鍵的一步,在任何一場牛市的頂部區域,幾乎百分之百的投資者都處在盈利狀態,但是在隨後“瘋牛”變“瘋熊”的極短時間內,卻只剩下 10% 的人能落袋為安、保存利潤成為贏家。
可以肯定的是,在合約槓桿和借幣融資開啟的幣圈,這個“極短的時間”會變得越來越短。
2, 2017 年年底牛市過後大盤用了一年的時間見底,而漲到 21 年的高位則差不多三年時間;而 202 1年 11 月牛市後,也差不多用了一年時間,到 2022 年的 12 月才見底。基本上這一年的時間,任何時間你的賣出可能都是正確的,但是下這個決心,就是對人性極大的考驗,這是最為關鍵的時刻,最考驗操盤功底、最考驗投資心態的時刻。
3,我觀察了很久,幣圈的牛市的進程中會至少出現兩到三次的中途調整,每次調整完之後就會繼續高歌猛進,等到最後一次調整的時候,就是大多數人都以為每次調整都是最好的入手機會,所有人都興奮一場,所以下跌大家都不會拋出,傻傻等著再次漲的更高的時候,就會牛市終結斷崖下跌,那麼,盡可能準確地判斷出哪次的上漲是處在最後的“瘋狂”期,這個非常重要。
4,前面提到過,我對於大盤任何時期的判斷都來源於:情緒理論+具體盤面。在牛市進程中,我看推特的時間會越來越頻繁,線下聚餐的次數會越來越頻繁,正是為了盡可能準確地判斷大眾對於當下牛市的“狂熱”程度。這是一個重要的判斷依據。一旦整個市場情緒過於高漲,就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時候。
另外一個重要判斷依據就是具體盤面。正常的牛市推進過程,應該是“量增價漲”,也就是說後面一波上漲的成交堆量應該大於調整之前那一波上漲的成交堆量。如果哪一波的上漲出現了明顯的背離,也就是說新一波上漲的成交堆量並沒有創新高、甚至小於之前一波的成交堆量,但是點位卻屢創新高,這個就是高度危險的信號了,說明隨時可能變盤。
要知道,這種情況下的變盤一旦發生,殺傷力會極大。
5,牛市的任何衝刺趕頂的階段,千萬不要被賬戶每天暴漲的市值所迷惑,要清醒地認識到,趨勢投資是不可能出在頂點的,必然會有一定幅度的利潤回撤,如果還是一直盯著賬戶的曾經最高市值,幻想出在最高點位,那就和絕大多數殺紅眼的賭徒沒什麼區別了,很有可能會被僥倖心理所左右,最終硬扛過整個“瘋熊”,以悲劇收場。
因為人們在面臨損失的時候,總是喜歡冒險一博,這就是人性的弱點,非常容易因為損失而喪失理智,從而無視更大的風險,選擇孤注一擲。
6,這個階段的賣出原則,最簡單的以 30 日均線為參考,破 30 日均線則無條件清倉。為什麼選擇 30 日均線呢?因為如果選擇更短期的均線,日間波動可能就會破位,從而會誤判調整導致錯過更大行情。
但是如果用長期的均線,由於這個階段上升的斜率已經很大了,相應的中長期均線分散角度也很大,如果用長期均線的話那麼利潤回撤幅度就會相當恐怖,這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
這個階段頭腦一定要保持相當的冷靜,要清醒地知道這個階段的任務不是要去博調整後可能的再次上漲,而是在利潤最大化的基礎上找個機會全身而退。所以,30 日均線是個比較合適的參考依據。
當然,就我個人來說,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會運用到短期均線系統的分檔賣出法,在遵守交易規則的前提下發揮一下盤感也無可厚非,但是這是細節問題,不是原則性問題,所以在此不作太多陳述。
說到底,就算是傻瓜式地在 30 日線一次性清倉,利潤回撤幅度也在能接受的範圍,我估計會在 10% 左右,絕大部分利潤得以真正地兌現。
這樣沉住氣,再用我上次說到的底部策略進行分批抄底,一個週期下來,你的利潤會遠大於市場漲幅。至此,才能鬆一口氣,這時候帳戶上的數字才是真正的財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及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