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用戶代幣投票?幣安突委託 1,300 萬枚 UNI,CZ:烏龍一場
拿用戶代幣投票?幣安突委託 1,300 萬枚 UNI,CZ:烏龍一場
Uniswap 創辦人指出,他發現由幣安控制的錢包突然委託了大量 $UNI 代幣,引發「擅自挪用用戶資產」的爭議。針對質疑,幣安與 CZ 出面發聲。
Uniswap 創辦人:幣安突然委託大量 $UNI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每日交易量超過 100 億美元,管理著龐大的用戶資產,近日卻陷入「擅自挪用用戶資產」的爭議。
台灣時間週三(19 日)晚間,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創辦人 Hayden Adams 發推文指出,他發現由幣安控制的錢包,在週二突然委託了 1,300 萬枚 $UNI 代幣,成為 Uniswap 最大的治理者之一。雖然這些代幣數量僅佔 $UNI 發行總量的 1.3%,治理投票權仍然很分散。不過他好奇:「從技術而言,幣安的 $UNI 代幣應是屬於用戶的,這情況很特別。」
他還補充:
「基於透明化的精神,我很想聽聽 CZ 說明他們團隊的計畫。」
在區塊鏈的世界中,除了有節點驗證者協助記帳,通常也會有去中心化治理制度,細節依據各區塊鏈而定,但共通點都是可透過投票的方式,判斷某項重大提案是否獲得大部分治理者的支持,唯有得到大部分治理者的支持,一個區塊鏈項目才能更改諸如 Gas 上限、挖礦分配甚至是共識機制。
正常來說,為了維護用戶權益,任何一間交易所都不會挪用用戶資產,去參與任一區塊鏈的治理。但根據 sybil.org 數據顯示,幣安突然委託大量 $UNI 的舉動,已使其成為第二大治理實體,第一大實體則為知名風投機構 a16z。
CZ 回應:協議設定導致「自動委託」,並非故意挪用資產
針對挪用用戶資產的質疑,幣安執行長趙長鵬(CZ)發推文回覆:「$UNI 在內部錢包轉帳的過程中,由於協議設定的關係,導致被自動委託,並非幣安主動委託。」他強調:「幣安不會用用戶的代幣進行投票與協議治理。」
週四(20 日)下午,幣安官方推特也在 Adams 推文下方留言澄清:「大約 16 小時前,近 460 萬枚 $UNI 在幣安內部錢包轉移,導致被自動委託」,幣安還表示,該錢包從未參與過 Uniswap 的治理,而他們正與 Uniswap 團隊討論該如何解決這種情況,以防相同的烏龍事件再次發生。
Uniswap 是當前交易量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利用智能合約運作自動造市商(AMM)的系統,提供用戶近似於中心化交易所的功能,還能進行流動性挖礦。今年 10 月,Uniswap 獲得 1.65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將拓展產品功能與改善用戶體驗。近期,該交易所還將宣布將推出一站式 NFT 交易產品,進一步吸引 NFT 投資者的目光。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資料參考:Cointelegraph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