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 破產後「去中心化」才是王道?V 神:DeFi 其實也有風險!
FTX 破產後「去中心化」才是王道?V 神:DeFi 其實也有風險!
FTX 交易所破產後,幣圈吹起使用去中心化金融(DeFi)、自我託管資產的風潮,但 V 神溫馨提醒,去中心化其實也有風險。
V 神:近期去中心化風氣好,但其實有風險
全球現貨交易量第三大交易所 FTX,在短短數日宣告破產,讓許多人質疑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性。
在不信任中心化的風氣下,許多幣圈 KOL 再度把 Not Your Keys,Not Your Coins(不是你的私鑰,就不是你的幣)的名言掛在嘴邊,強調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自我託管資產的重要性。
不過,針對這樣的風氣,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V 神)有話要說。
台灣時間週三(16 日),V 神發推文指出:
「在預設情況下,中心化的任何東西都是邪惡的,而本週 DeFi 與自我託管的風氣非常好。但請記住,它也有風險:智能合約代碼出錯。」
V 神指出,區塊鏈開發人員應該保持代碼簡單,並執行審計與形式化驗證、深度防禦,以防撰寫的智能合約被人利用。他表示:
「我最擔心的是,如果在兩年後,以太坊擴容技術 ZK-Rollup 中存放 100 億美元,但因為電路約束代碼或其周圍以太坊虛擬機(EVM)打包器出錯而遭駭。」
他補充,前者的問題,他個人想到的最佳解法是,使用多證明機制加固 Rollup;後者的問題,則可用保持代碼簡單、形式化驗證的方式解決。
使用去中心化金融須防盜,今年跨鏈橋已多次遭駭
用戶使用 DeFi、自託管錢包的門檻雖高,但能避免資產被中心化交易所掌握的風險性,譬如交易所倒閉、遭駭;相對地,由於區塊鏈技術仍在發展中,無法保證智能合約或其他層面絕對安全,許多駭客便會試圖鑽漏洞偷走資產,這也是用戶需要留意的。
《加密城市》此前報導,10 月 7 日,全球最大交易所幣安的區塊鏈項目 BNB Chain 跨鏈橋遭駭,損失約 1 億美元;而知名鏈遊 Axie Infinity 側鏈 Ronin、去中心化交易所 Curve、跨鏈橋 Nomad,甚至是 Solana 區塊鏈上的熱錢包 Slope 都曾傳出駭客事件。
盤點跨鏈橋史上 10 大駭客案!涉及超 19 億鎂,15.5 億鎂被追回
相對於熱錢包或 DeFi 應用的遭駭風險,冷錢包或許更適合不頻繁交易的幣圈投資者。只要正確使用及冷錢包廠商無漏洞,幾乎能百分百保障資產安全。全球最大冷錢包廠商 Ledger 也在今天再度宣導「Not Your Keys,Not Your Coins」的重要性。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