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 破產日本能管,台灣卻管不動?金管會無奈揭 1 原因!
FTX 破產日本能管,台灣卻管不動?金管會無奈揭 1 原因!
FTX 突然宣告破產,台灣用戶也深受其害。立委曾痛批金管會不監管境外交易所,但日本卻有監管措施。對此,金管會回應了。
立委痛批金管會不保障 FTX 台灣用戶
11 月 11 日,全球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突然宣告破產,引發投資者的恐慌。據 FTX 首場聽證會簡報指出,台灣是全球第七大重災區,僅次於中國大陸、新加坡與韓國,有許多台灣用戶深受其害。
面對台灣人受害,立委也站出來發聲。據《聯合報》報導,立委李貴敏在質詢金管會時,曾痛批金管會不監管境外交易所,但日本卻有監管措施,所以能保障當地用戶。
對此,金管會週四(24 日)發新聞稿澄清 3 點,如下:
1.FTX 並未得到金管會核准在台設立
金管會表示:
「本事件的交易平台是在境外,並非經本會核准設立的機構,相關商品也是在境外提供,不適用既有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或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處理機制。」
金管會指出,日本政府可以監管 FTX 的原因,是因為 FTX 有在日本合法設立子公司 FTX Japan。而日本的監管措施也只涉及當地子公司,無法管到 FTX 總部。
《加密城市》此前報導,在 FTX 宣告破產前夕,日本政府就已勒令 FTX Japan 停業,要求在期限內提出業務改善方案。而 FTX 日本高層近日接受《NHK》採訪時也透露,正在開發獨立的出金系統,目標在今年底前重新開放日本用戶提款。
2.新加坡金管局也並未核准 FTX 在當地設立
金管會還提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也未核准 FTX 在當地合法設立,所以也無法保障在 FTX 交易所上的新加坡用戶權益。不過,即使 FTX 在新加波合法設立,依據 MAS 目前的監管措施來看,其實也只會以防制洗錢的方向來監管,而非保護投資者。
以防範洗錢方向的監管,也與金管會目前的監管方向一致。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此前接受質詢時回應:
「目前加密貨幣監管主要是防洗錢,而遇到金融犯罪則是跟刑事局合作。」
3.金管會已多次提醒加密貨幣資產交易風險
金管會表示,他們已多次發表新聞稿,指出加密貨幣資產(註)投資風險高,而民眾透過境內外加密貨幣交易所或私下交易時,務必提高警覺。
金管會其實也制定了「具證券性質之虛擬通貨」(STO)的有價證券制度,有向該會申請的加密貨幣,就能獲得證券交易法的相關保障。不過,目前主流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並非 STO,因此也不在金管會的管轄範圍中。
也就是說,目前許多在台核准設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都遵循防洗錢規範,但交易所提供的比特幣及相關衍生金融商品,都沒有被金管會監管。目前金管會仍將加密貨幣定義為「商品」而非「貨幣」,用戶須自行評估投資風險。
註:金管會新聞稿使用「虛擬資產」一詞,指稱加密貨幣資產。
FTX 交易所是什麼?
FTX 於 2019 年 5 月在安地卡及巴布達成立,總部位於巴哈馬,創辦人是 Sam Bankman-Fried(SBF) 。FTX 是一家數位資產現貨與衍生品交易平台,以 「由交易員創建、為交易員而生」 為核心價值,曾位居全球交易所日交易量排名第 3 位。 2022 年 11 月 11 日,FTX 交易所因為用戶大量擠兌、資不抵債等原因,向法院宣告破產重組。
FTX 最新資訊|聲請破產保護、台財金首長首度發聲!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資料參考:聯合報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