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好好學|第七天: 5 個加碼學一下的專有名詞
什麼是首次交易所發行(IEO) ?
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s)首次交易所發行,和 ICO 類似,都是項目推出前籌集資金的階段,不同的是 IEO是透過「中心化交易所」幫忙募資。
大型交易所會先過濾加密貨幣項目,初步通過檢核後再放到交易所平台上公開發售,雖然對投資人而言並非保證獲利,但相對 ICO 更有保障。
不過 IEO 也不是沒有缺點,因為 IEO 代幣都是事先鑄造好的,項目團隊和 IEO 交易所都可能自行留存大部分加密貨幣給自己,在市場熱絡的時候並非每個參與 IEO 的用戶都能買到這些幣,有些只能取得非常少量的加密貨幣,也不一定能保值。
什麼是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s)?
「智能合約」的功能類似於一般合約與傳統的紙本合約不同之處,在於智能合約是在區塊鏈運行,擁有去中心化、自動執行的特色,透過將觸發協議的條件寫入代碼,並放到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 app (Dapp) ,當有人使用 Dapp 並滿足協議裡的觸發條件時,交易就會發生。
舉例來說,如果 A 今天要用智能合約買 B 的房子,B 可以將合約內容設定為:當 B 收到 1,000 個以太幣,A 就會獲得房子的所有權。
這麼一來,當A支付成功後,就會觸發智能合約設定的條件,完成這筆交易,因此不用擔心 B 悔約,也省去許多流程和跑文件的麻煩,而如果使用傳統合約,則可能需要支付銀行、律師、仲介等等費用,而且耗時較久。
什麼是加密貨幣空投(Airdrop)?
所謂的「Airdrop 空投」,是指免費給投資人發送加密貨幣或 NFT 等獎勵的行為。由於不需要投資人花錢就能拿獎勵,因此不用特別考慮成本、價格等因素,可以選擇直接賣掉,或是繼續持有等它上漲,作為一種誘因,許多區塊鏈項目都會用這樣的方式吸引潛在客戶。
什麼是實名認證(KYC)?
KYC 是「Know Your Customer (KYC)」的縮寫,簡單說就是「實名認證」。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預防洗錢、金融詐騙和身分盜用。開設加密貨幣帳戶除了第一、第二證件之外,如身分證、護照,許多透過遠距開設加密貨幣帳戶還要進行「臉部辨識」,請你本人手持證件一起合照,來確認是本人。像是提高交易量或提領現金,就一定要完成KYC驗證。
什麼是加密貨幣白皮書( Crypto White Paper)?
如果想要瞭解加密貨幣的價值,可以從加密貨幣白皮書(Crypto White Paper) 開始閱讀,這份資料也被稱為「區塊鏈計畫白皮書」,他就像你買股票之前,要先詳細閱讀「公開說明書」一樣。
從這裡,你可以先理解這個加密貨幣的基本資料、商業模式,明白其中的風險與獲利方式,不管有沒有要投資,都會幫助你項目有初步的瞭解。
通常你在加密貨幣官網下面的「White Paper」都能下載的到這份白皮書,裡面的內容包含:
- 貨幣名稱:這個貨幣的名字,例如「以太幣」。
- 團隊背景:發行的個人或公司背景介紹。
- 項目概念:說明發行這個加密貨幣的用途。如果看過後不確定這個項目的作用,建議要多花些時間做些了解,因為投資最大的原則就是「不懂不要碰」,等到你真正瞭解以後再投入也不遲。
- 運作方式:描述代幣的經濟模型、代幣分配、代幣流通量、代幣上限、交易手續費等。
- 未來發展:說明這個加密貨幣未來有那些發展、未來可能的商業模式。
舉以太幣來說,以太幣是在以太坊區塊鏈的加密貨幣。在以太坊白皮書裡就有寫到,以太幣可能延伸的應用包含像是:
- 儲存、提取、轉移資金的「加密貨幣」。
- 交易時做為區塊鏈證明的「智能合約」。
- 可以作為去中心化的獎勵發放者,或是點對點的對賭協議。
不同的加密貨幣有不同功能,請一定要先仔細看過白皮書,此外若遇到白皮書過於空泛、內容參差不齊或是過於誇大、不現實,甚至是根本沒有白皮書的項目,都務必警惕。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