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跌破2.5萬鎂!是機會還是災難前兆?分析師用「兩張圖」告訴你
比特幣跌破2.5萬鎂!是機會還是災難前兆?分析師用「兩張圖」告訴你
昨日晚間,加密貨幣市場出現一波下跌行情,比特幣一度失守 25,000 美元支撐位,以太坊也同時跌破 1,550 美元,適逢 CPI 公布前夕,究竟這是致富的機會,還是災難來臨的前兆?
加密貨幣市場暴跌
昨晚(9 月 11 日),加密貨幣市場全線暴跌,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TC)失守 25,500 美元至 26,500 美元的區間支撐,並一度跌破 25,000 美元,最低點報 24,950 美元,單日跌幅近 2.4%,截至撰稿時報 25,508 美元。

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貨幣——以太坊(ETH)跌幅更劇,從 1,612 美元一路跌穿 1,550 美元的支撐位,最低點報 1,530 美元,單日跌幅近 3.8%,截至撰稿時報 1,583 美元。
是機遇還是災難來臨的前兆?
分析師指出,昨晚的下跌行情可以推測有兩個理由——首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即將在台灣時間明晚 8:30 公布,從過往來看,重要數據公布前都會出現一波下跌行情;其次,近日破產交易所 FTX 為歸還資金給債權人,計畫出售、質押、並對沖價值 30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也可能是影響市場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
至於本輪下跌究竟是多頭的機遇,還是空頭期待的災難前兆?匿名交易員 Horse 就在社交平台 X(前身為推特)上指出,比特幣下跌至 25,000 美元,或許會讓許多投資人恐慌出售,但相對的也為買家提供了一個短期較低點的買入機會,他稱此波行情更像是在「誘騙賣家」,而自己會「接住這把刀子」。
就比特幣隨後近 2.3% 的反彈來看,Horse 的「誘空論」分析無疑是準確的,全球市場的價格走勢和觸及歷史低點的鏈上指標,仍然持續帶來積極看漲的趨勢。
美元指數下降,市場呈現低流動性
從美股及美元指數角度來看,9 月 11 日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股市指數同步走高,與此同時,美元指數(DXY)也正在美聯準(FED)的貨幣緊縮政策下,觸及 104.8 點附近的區間高位,這暗示美元指數可能在接下來出現看跌反轉。

從過往經驗來看,比特幣與美股往往呈現正比,與美元指數則成反比,這意味著在接下來若美股持續走高,而美元指數如預期出現反轉,則很可能推動比特幣下一輪的上漲行情。
鏈上分析網站 Glassnode,則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過去幾週時間裡比特幣的價格下跌,導致市場呈現流動性低、交易量低的情況,伴隨著波動性、流動性、交易量和鏈上結算量等多項指標均觸及歷史低點,看漲炒作持續降溫,市場情緒正偏向冷漠、疲憊,甚至是無聊。

從過往經驗來看,Glassnode 認為,如果比特幣在此時出現看漲反轉,尤其是當看漲反轉出現在 26,000 美元的短期買家盈虧平衡水平附近時,可能會讓大量買家開始入場。
綜合來看,美元指數的價格走勢和鏈上數據,表明買家可能會比預期更早回歸,這使得當前的下跌行情,很有可能成為多頭增加持倉的好機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比特幣(BTC)是什麼?
比特幣(BTC)是一種開放原始碼、採用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的加密貨幣。創辦人中本聰(化名)在 2008 年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之論文,詳述其運作方式。2010 年 5 月 22 日,一位工程師首次使用 1 萬枚比特幣買到兩個披薩,讓比特幣擁有可交換實體商品的價值。因此,許多加密貨幣粉絲就把這天訂定為「比特幣披薩日」,而比特幣也是目前全球最廣為人知的加密貨幣之一。
以太幣($ETH)是什麼?
如果說,比特幣是像黃金的保值防守型資產,那麼以太幣就是波動比較大的科技股。簡單來說,你可以把以太坊想像成一個 App Store,它讓全世界的工程師可以寫各式各樣的 App 放上系統,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App 被稱為 DApp(Decentralized App),必須依賴眾多礦工才能運作,而以太幣就是在這個以太坊世界所使用的貨幣,在裡面做任何事都需要使用它。
加密好好學|第三天:菜鳥學習基本款—比特幣、以太幣、狗狗幣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資料參考:glassnode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