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鎂融資、CZ也關注!「二次元老婆」DigiDaigaku為何爆紅
2億鎂融資、CZ也關注!「二次元老婆」DigiDaigaku為何爆紅
《DigiDaigaku》為何爆紅?而 Free to Own 旗號是一種噱頭?亦或是改變遊戲業的重要概念?本文帶你一次看懂。
獲 2 億美元融資,連 CZ 也關注
從 Free Mint(免費鑄造)到一張 16 $ETH,《DigiDaigaku》塑造「Free to Own」理念,獲得 FTX 與 Coinbase Ventures 等機構青睞,近期更是獲得風投機構 2 億美元融資,成為熊市中又一個爆紅項目。
不僅如此,就連幣安執行長趙長鵬(CZ)也在關注此項目,並發推文吐槽:
「如果世上的一切都將成為免費的,那為什麼我們要如此努力工作……沒有任何事物會是永遠免費的,認真工作吧!」
充滿日式動漫的《DigiDaigaku》為何爆紅?而 Free to Own 旗號是否只是風投與項目方塑造的噱頭?亦或是改變遊戲業的重要概念?本文帶你一次看懂:
《DigiDaigaku》三週內暴漲,神秘 NFT 巨鯨有意拉盤
區塊鏈分析公司 Nansen 最新推文指出,《DigiDaigaku》在短短三週內從 0 $ETH 漲至 16 $ETH,中間至少經歷逾 10 次的主力佈局及拉盤。在宣布獲得 2 億美元融資後,《DigiDaigaku》的日內地板價暴漲 130%,但許多持有者的平均買進價格僅為 1.47 $ETH,若耐心持有,至今已有 10 倍以上報酬。
Nansen 的推文還指出,一個錢包地址名稱為 sadguy.eth 的買家,在地板價為 0.04 $ETH 時大量買進 137 張《DigiDaigaku》,隨後將其中的 67 張轉至 0x8cab 開頭的匿名錢包。截至發推文的當下,sadguy.eth 共持有 70 張《DigiDaigaku》,仍是該項目最大的 Holder。
此外,Nansen 還發現一個名稱為「菁英 DEX 交易員」錢包地址是最大受益者。該錢包曾於 20 天前以均價 1.9 $ETH 購入 14 張《DigiDaigaku》,最終以 125 $ETH 總收益賣出 13 張。
知名手遊人士跳往 Web3,提倡「Free to Own」概念爆紅
《DigiDaigaku》創辦人 Gabriel Leydon 其實是免費手遊商 Machine Zone 的前執行長,該公司曾開發《Final Fantasy 15:New Empire》、《Game of War》等知名手遊。他離開 Machine Zone 後成立 Web3 遊戲工作室 Limit Break,將手遊界流行的「Free to Play」概念轉化至 Web3 世界中,欲打造出採 Free Mint 形式的區塊鏈遊戲(GameFi),並聲稱玩家可以「Free to Own」。
《DigiDaigaku》的特色如下:
- Free Mint 發行,持有者可憑此 NFT 進入鏈遊。項目方藉二級市場的版稅收入獲利。
- NFT 本身是虛擬遊戲內容工廠,未來可藉NFT生產出更多免費的 NFT(遊戲道具、皮膚等),企圖取代鏈遊市場中常見的「先課金買 NFT,才能進遊戲」的 IPO 形式。
- 發行前沒有白名單制度。

前 Machine Zone 執行長、現 Limit Break 創辦人 Gabriel Leydon
Leydon 在接受《Venturebeat》採訪時指出,透過 Free Mint 形式,可避免項目方藉預售 NFT 收取大量資金,最後卻仍無法成功推出遊戲的風險。而且,由於 NFT 免費,玩家會更願意成為遊戲支持者,進而以「病毒式行銷」的方式推廣此款遊戲。
為了宣揚該理念,Leydon 更於推特發聲:「Free to Own(F2O)就是新的元宇宙。付費鑄造跟賣虛擬土地正在被淘汰!」正面挑戰所有市面上的 NFT、GameFi 及元宇宙遊戲。
業界如何看待 Free to Own?
Free to Own 是否會改變鏈遊市場?目前區塊鏈業界出現諸多看法。
首先,印度交易所 WazirX 創辦人 Nischal Shetty 將 Free to Own 的概念改稱為「Play to Own」,並稱此概念與「Play to Earn」都屬於新的 Web3 模型。他表示:
「Play to Own 絕對是一個有趣的模式,我們已經看到很多 NFT 項目採取此模式,接下來則是遊戲。」
Shetty 還指出,Play to Own 項目將塑造項目方與社區間的共生模式。項目方有持續開發的動力,是因為能從遊戲資產上獲得收益,而非來自初期玩家的投資。不過,就《DigiDaigaku》的例子而言,他們已獲得 2 億美元的贊助,當前二級市場的銷售也很活躍,確實可無後顧之憂,繼續開發遊戲。
然而,區塊鏈研究者 Shadi 卻認為,Free to Own 概念只是一種宣傳手法。它指出:「Free to Own 只是一種會拿到 NFT 的 Free to Play」,並吐槽:
「這個概念聽起來很酷,但如果你沒有真正擁有該 NFT,它依然是一種中心化的遊戲。事實上,它並沒有跟遊戲業的『模組文化』對話,玩家甚至也不需要這個。」
相關連結:《DigiDaigaku》官網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資料參考:CointelegraphVenturebeat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