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節點在美國!SEC 聲稱:有權管轄以太坊全網
43% 節點在美國!SEC 聲稱:有權管轄以太坊全網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加密貨幣網紅 Ian Balina 違反證券法。在訴狀中,SEC 稱其有權管轄以太坊全網,理由令幣圈人士不敢置信。
因一場 ICO 訴訟案,SEC 稱有權管轄以太坊全網
週一(19 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加密貨幣網紅 Ian Balina,稱其在 2018 年間,向大眾宣傳首次代幣發行(ICO)Sparkster($SPRK)的行為,已觸犯了美國證券法。然而,在訴狀中,SEC 稱其有權管轄以太坊全網,理由令幣圈人士不敢置信。
SEC 聲稱,由於以太坊區塊鏈上的大部分節點驗證過程都在美國完成,因此美國政府有權管轄以太坊上的生態系統。
由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特性,因此任何國家與地區的人民,都可將電腦連到以太坊區塊鏈上,進而成為驗證者節點。ethernodes.org 數據顯示,當前以太坊上確實有 43% 的驗證節點來自美國,再來是德國及法國,但節點比例分別只佔 12% 與 4.5%。
SEC 似乎認為,由於以太坊的節點大多集中在美國,因此鏈上的所有交易都可能在美國完成。Agentis 事務所律師 Ian Corp 表示,將以太坊納入監管範圍,有助於 SEC 更方便起訴以太坊上的所有非法活動。
律師稱 Balina 可能和解,SEC 或開創監管先例
Corp 還指出,Balina 可能會因缺乏法律資源,而選擇與 SEC 和解,這將對以太坊生態造成莫大的影響。這可能是 SEC 首次「可管轄以太坊」為由,處罰一個違法 ICO 項目。未來,以太坊上的 DeFi、NFT、側鏈等應用,都可能會面臨 SEC 的監管。
一直以來,SEC 都認為加密貨幣屬於證券;美國商品期貨協會(CFTC)則認為加密貨幣屬於投資商品,兩大監管單位都在爭奪管轄權。

SEC 與 CFTC
《Blockworks》報導,美國參議員曾於 8 月提出《數位商品消費者保護法》。法案內提及,加密貨幣等資產屬於商品期貨,直屬監管機關為 CFTC 而非 SEC。目前,該法案將經過立法程序,逐步進入參議院與白宮。若該法案順利通過,SEC 便得改變對以太坊的監管方針。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資料參考:BlockworksCointelegraphCoinpost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