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遊戲玩家跑掉30%,邊玩邊賺死了嗎?鏈遊廠商:「這2點」很重要
NFT遊戲玩家跑掉30%,邊玩邊賺死了嗎?鏈遊廠商:「這2點」很重要
「邊玩邊賺」死了嗎?在許多鏈遊代幣、NFT 價格暴跌後,許多鏈遊廠商們正在回頭檢視,是否要轉移經營的重點,不再重視所謂的 Play to Earn 模型......
「邊玩邊賺」死了嗎?鏈遊廠商:業界現在更關注 2 重點
外媒《Cointelegraph》在美國 NFT 大展「NFT.NYC」觀察到,邊玩邊賺的模式可能並未死透,但廠商正在尋找替代方案。在大展中,有三位鏈遊廠商的高級主管,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整理如下:
鏈遊平台 OP Games:OP Games 執行長 Chase Freo 指出,在加密貨幣價格大跌後,過去自稱為邊玩邊賺(Play to Earn)的鏈遊公司,正在改變經營戰略。最好的例子,就是近期讓側鏈轉型為鏈遊平台的《Axie Infinity》開發商 Sky Mavis。《加密城市》此前報導,有分析師觀察到,在《Axie Infinity》側鏈 Ronin 轉型,並且將正式更改共識機制後,幣價與交易量都有顯著地提升。
壯大生態!NFT遊戲Axie開發商攜手4公司,如何打造「鏈遊帝國」?
《CryptoCrystal》鏈遊發行商 Minto:Minto 商務負責人 Minoru Yanai 指出,比起邊玩邊賺,鏈遊廠商現在更看重的是遊戲本身,以及是否帶給玩家足夠的樂趣,而賺錢跟交易則次之。雖然鏈遊玩家仍可以拿到加密貨幣或其他獎勵,但遊戲的可持續性與靈活度更加重要。
有 8 成鏈遊玩家或為亞洲人!為何 NFT 遊戲「天生」適合我們玩?
手遊公司 CM Games:CM Games 商務負責人 Paul Flanagan 表示,邊玩邊賺遊戲的最大問題在於「零和博弈」,大多數邊玩邊賺都是一種龐氏騙局,需要正視這一點。事實上,很多鏈遊玩家經常習慣挖提賣(挖幣、提領、賣出),而一些不肖廠商在撈到錢之後也可能會跑路,對業界有害無益。
演講者們表示,若要讓鏈遊產業蓬勃發展,其中一個解方是設計一個好的遊戲循環系統,讓玩家賺取的代幣可以回歸到遊戲生態本身,而不是讓玩家急於清算售出。OP Games 執行長便表示:「主打邊玩邊賺的遊戲雖然不會回歸,但未來這類遊戲的面貌會有所不同。」
截至今年 1 月,鏈遊月活躍玩家數量下滑約 30%
根據區塊鏈分析機構 Messari 的數據,去年(2022)10 月鏈遊市場的活躍玩家數量,一度達到 225 萬人的高峰,隨後便快速下滑,截至今年 1 月時,月活躍玩家數量已經低於 175 萬人;此外,自去年 10 月以來,鏈遊市場的新玩家數量也下滑了 34%。據該機構解讀,由於鏈遊廠商正在轉向「創造真正引人入勝的體驗」,所以引發了「可持續性的掙扎」。
不過,另一份《元宇宙與鏈遊調查》的結果卻顯示,有 40% 的鏈遊玩家仍有興趣體驗「平衡的邊玩邊賺」模式。而《Axie Infinity》此前也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產品結合,讓玩家能夠透過工具估算 NFT 遊戲資產的價值,並質押借入一些加密貨幣。這種去中心化金融的體驗,在傳統遊戲中確實相當少見(註),也是鏈遊的優勢之一。
註:傳統 RPG 遊戲玩家若要租借遊戲道具,多透過第三方中心化虛寶平台媒合,價格由市場或賣家決定,例如《新楓之谷》。
鏈遊(GameFi)是什麼?
鏈遊(GameFi) 是英文 Game Finance 的縮寫,中文翻作遊戲化金融,由 MixMarvel CSO Mary Ma 在 2019年首次提出,透過在區塊鏈上建設,使遊戲中能夠加入金融屬性。 Gamefi強調邊玩邊賺(Play to Earn) ,玩家可以將遊戲中的角色、道具轉換成 NFT ,也可以在遊戲中賺取加密貨幣,並將這些收益在區塊鏈上進行交易。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資料參考:CointelegraphCryptoSlate
最新評論
還沒有評論,發表第一個評論吧